(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台灣詐騙案件今年恐達18萬件,財損金額也預估超越去年487億上看900億元。反觀嘉義市打詐有成,截至十月底為止,不僅詐騙案件數較去年同期下降18.9%,財損金額更大幅下降39.3%,市議員鄭光宏呼籲警方千萬不能自滿,仍須全方位強化市民防詐、識詐意識。
依據審計部113年決算報告,民國111年,台灣全年詐騙案件約為2.9萬件、財損金額73億,去年詐騙案件數激增為11萬8,535件,財損金額487億,三年內案件數暴增四倍、財損金額增加四百餘億。政府為展現打詐決心,推出「165打詐儀表板」,打詐預算破百億,卻無法有效降低詐騙案,案件發生數與財損金額反而逆勢成長。

檢視今年全台詐騙概況,攤開「165打詐儀表板」數據統計,截至今年十月底止,詐騙案件數14萬8,389件早已超越去年整年度11萬8,535件,財損金額762億也早已超越去年487億,如以全年推估,今年全年詐騙案件將上看18萬件,財損金額預估超過900億。
反觀嘉義市今年打詐有成,截至今年十月為止,受理案件數1,664件,財損金額7億6,231萬,平均每月166.4件、平均財損7,623萬,相較113年8月至12月統計資料,平均每月發生205.2件、平均財損1億2,561萬,發生數下降18.9%,財損金額大幅減少39.3%。
鄭光宏肯定警方打詐成績亮眼,美中不足的是,警方破獲詐團通常只能抓到車手,且以今年財損總金額7億6,231萬來看,查扣不法所得僅5,715萬,佔比約7.5%。分析嘉義市前五名詐騙手法,分別是假網拍、假投資、色情應召、假交友投資及假買家騙賣家,單一詐騙財損最多為6,656萬。
鄭光宏肯定警察局結合跨部門、全方位升級反詐宣導策略,同時結合「警察大白熊」推出一系列文創商品融入有獎徵答、互動體驗中,成功吸引不同世代民眾參與,也勉勵警方持續精進,全方位強化市民防詐、識詐意識,降低被騙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