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Reading: 檳榔專法太草率衝擊農民生計 傅崐萁要求衛福部暫停實施
Share
Aa
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Aa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搜尋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Follow US
原廣時報 > 地方 > 檳榔專法太草率衝擊農民生計 傅崐萁要求衛福部暫停實施
地方

檳榔專法太草率衝擊農民生計 傅崐萁要求衛福部暫停實施

2025 年 5 月 16 日 地方
Share
檳榔專法太草率衝擊農民生計 傅崐萁要求衛福部暫停實施
SHARE

地方新聞中心/花蓮報導

衛福部去年底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後,各界質疑聲浪不小,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今5月14日在花蓮「檳榔業者生存轉型與輔導座談會」上,聽取農民及議員意見,直指檳榔專法疑涉違反憲法保障人民工作權,在所有農民未全盤了解法案內容及輔導轉作前,要求衛福部暫停實施。

傅崐萁指出,憲法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若以專法限制檳榔產業,將影響農民與業者的生計,構成對財產權的侵害。司法院釋字第514號解釋:「不得對人民之自由造成過度侵害。」檳榔產業屬自由市場,專法恐屬過度干預。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憲法第7條平等權,政府對香菸酒精同樣具有健康風險的產業,僅進行管制而非全面禁止,針對檳榔設專法構成差別待遇,顯然不合理。

去年12月18日衛福部公告檳榔專法,針對檳榔販售、使用對象、使用場所與稽查制定母法,60天預告期蒐集各方意見,結果引發全國檳榔業反彈。傅崐萁指出,現在就正式實施檳榔專法的話,全國檳榔業及後端的批發零售業,全部會被消滅,影響數萬家庭生計,茲事體大。好多地方不能吃檳榔,車站、計程車、遊覽車等等,運將不能吃誰還來買檳榔? 違法販售處5-25萬元罰款,賣檳榔變成高風險產業,每盒檳榔售價可能千元起跳比酒還貴。

檳榔是基層小民經濟,專法可能違反憲法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連零售都要執照,未依法登錄處1-5萬元罰鍰,按次處罰,到底檳榔被定位是多麼嚴重危害的作物,才用如此雷霆手段?以後賣檳榔須用盒裝並加印警示圖文,口腔癌名列十大癌症第6名,那第4名的肝癌有人警示嗎? 公賣局賣的酒沒貼健康警示圖文,為什麼檳榔要貼?

光復鄉陳重成老鄉長也呼籲檳榔專法暫停,大家充分了解後再實施。他從事檳榔業60年,業者在山上一直種,不懂法令,現在政府推動不吃檳榔,是否應探討與台灣氣候同似且有山坡地的東南亞各國,如何輔導檳榔業,協助農民轉型,不要一味執法壓制,

笛布斯議員開宗明義指大家都不了解檳榔專法內容,政府應該開設輔導課程,指導食品衛生及包裝規範,提升檳榔品質,多元化經營,提供貸款升級設備,學習經營管理知識,無論是轉作或退出,政府有責任協助業者面對各種挑戰。花蓮縣議會國民黨團總召吳東昇也認為不能貿然實施,農民根本不知道新法內容,主管機關承辦人員輪調,執法標準不延續亦造成民眾困擾。

縣議員林玉芬指出,花蓮很多人種檳榔,登記繳稅的規定衝擊很大,許多人已種檳榔四十年,轉作什麼才能養家糊口? 政府必須有配套措施。吳建志議員也希望中央要尊重地方聲音,傾聽業者心聲,多辦幾場座談會,防止檳榔再被污名化,建議成立檳榔產業轉型基金,輔導農民逐步轉作高價值作物。

至於農業部輔導檳榔地廢園轉作,山坡地每公頃補助25萬,非山坡地補助20萬,轉作品項部分,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指現行法規有:油茶、綠竹筍、茶、可可、咖啡、油柑、牛角瓜、山竹、羅漢松、彌猴桃、板栗、紅毛丹、榴槤、酪梨、牛樟、黃槴子新興柑橘類、牛奶果、台灣香檬共計19項作物,未來還會研議適合納入花蓮栽植的品項,輔導轉作力道要加強,符合大家需要。

有農民陳情,父母承租土地種植多年,未作過戶鑑定無法土變更地目,傅崐萁當場請國產署幫忙解決。更多的農民是根本不知道有這部專法,更遑論一般業者未來在行銷販售上可能面臨的問題。

鳳林鎮前鎮長蕭文龍提出三大問題,山坡地種檳榔是否影響水土保持有待商榷,像馬錫山就從未有土石流;口腔衛生應該是政府教育民眾,檳榔添加什麼佐料食用才安全;至於土地問題也是政府過去疏於管理,現在直接法辦的作法太鴨霸。口腔司長張雍敏強調,「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一定會先宣導再輔導後才實施。

今天產官學界參加傅崐萁國會辦公室主辦的座談會包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糧署、財政部國產署、衛福部口腔健康司、花蓮檳榔包裝加工職業工會、壽豐鄉、光復鄉、鳳沝鄉等農會總幹事及數十位農民。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Line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斥資逾18億 徐縣長視察新城鄉污水下水道工程 主幹管完工、第二標接續進行6月起召開地方說明會 斥資逾18億 徐縣長視察新城鄉污水下水道工程 主幹管完工、第二標接續進行6月起召開地方說明會
Next Article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搜尋

Ad image

最新文章

光復災民慰助金疑冒領 花蓮縣府澄清溝通誤會並加強服務措施
光復災民慰助金疑冒領 花蓮縣府澄清溝通誤會並加強服務措施
2025 年 10 月 13 日
光復鄉衛生所與鄉親一起站起來 光復糖廠臨時衛生所中西醫門診復開
光復鄉衛生所與鄉親一起站起來 光復糖廠臨時衛生所中西醫門診復開
2025 年 10 月 13 日
馬拉桑野餐趣開放即秒殺 信義鄉農特產超吸睛
馬拉桑野餐趣開放即秒殺 信義鄉農特產超吸睛
2025 年 10 月 12 日
2025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  閉幕式千人手搖飲搖出好味道
2025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 閉幕式千人手搖飲搖出好味道
2025 年 10 月 12 日
草屯稻香宮慶土地公聖誕 信眾捐香油錢助花蓮災區 許淑華親祭祈縣運昌隆
草屯稻香宮慶土地公聖誕 信眾捐香油錢助花蓮災區 許淑華親祭祈縣運昌隆
2025 年 10 月 12 日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2025 年 10 月 12 日
故宮南院開館10週年 今日突破千萬參觀人次
故宮南院開館10週年 今日突破千萬參觀人次
2025 年 10 月 12 日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10月11日說明進度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10月11日說明進度
2025 年 10 月 11 日

標籤

A台北新聞 B台中新聞 D台南新聞 E高雄新聞 H桃園新聞 K苗栗新聞 M南投新聞 N彰化新聞 O新竹新聞 P雲林新聞 Q嘉義新聞 T屏東新聞 U花蓮新聞 V台東新聞 W金門新聞 X澎湖新聞 人物專訪 健康醫學 兩岸話題 公益社福 原住民 原廣時報 原民 地方新聞 尤命•蘇樣 影視娛樂 政治議題 教育學術 文化藝術 新民多元 新聞 旅遊景點 未分類 民俗宗教 民生生活 民調 活動資訊 焦點頭條 產業財經 社會綜合 立委選舉 美食旅遊 美食特產 花蓮 軍警宣導
Ad image

相關文章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地方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2025 年 10 月 12 日
故宮南院開館10週年 今日突破千萬參觀人次
地方

故宮南院開館10週年 今日突破千萬參觀人次

2025 年 10 月 12 日
賴丫夷樂活𥴊仔店化身「青村」 中正大學打造青銀共創新據點
地方

賴丫夷樂活𥴊仔店化身「青村」 中正大學打造青銀共創新據點

2025 年 10 月 11 日
長榮文苑「南洋風味饗宴美食節」登場 東南亞特色料理一次嚐
地方

長榮文苑「南洋風味饗宴美食節」登場 東南亞特色料理一次嚐

2025 年 10 月 10 日

首頁 | 關於我們 | 報社團隊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會 | 警政 | 活動
原廣時報是一家以原住民觀點出發的媒體,一直以來都在提供高品質、獨立客觀的新聞報導,深受讀者信賴和喜愛
報導領域涵蓋廣泛,專業的記者團隊遍布各地,經常在第一時間進行報導

© 本網站由 祖光工作室 維護營運

    订单信息(价格单位:金币)

    收货信息商店(虚拟商品除邮箱外可不填)

总金额:1.00金币
歡迎回來!

登入您的帳戶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