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Reading: 柔弱而堅毅 聽障精靈 林儀珊 勇敢舞出生命力 嘉義市112年度身心障礙女性支持培力計畫身心障礙女性議題倡議專題報導
Share
Aa
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Aa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搜尋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Follow US
原廣時報 > 地方 > 柔弱而堅毅 聽障精靈 林儀珊 勇敢舞出生命力 嘉義市112年度身心障礙女性支持培力計畫身心障礙女性議題倡議專題報導
地方

柔弱而堅毅 聽障精靈 林儀珊 勇敢舞出生命力 嘉義市112年度身心障礙女性支持培力計畫身心障礙女性議題倡議專題報導

2023 年 8 月 1 日 地方
Share
柔弱而堅毅 聽障精靈 林儀珊 勇敢舞出生命力 嘉義市112年度身心障礙女性支持培力計畫身心障礙女性議題倡議專題報導
SHARE

(記者 李佩昕 嘉義報導)

    禁錮在身體障礙下的心靈,要如何強大才能舞出無障礙的生命力?

    即使是在性別平等的倡議下,身心障礙女性依舊是弱勢中的弱勢。我們倡議身心障礙女性也能擁有幸福的婚姻與家庭,但是這條路上的荊棘,實難是ㄧ般人所能想像。
舞台上,身姿曼妙的舞者隨著樂音律動,她是重度聽障者林儀珊,無法聽到聲音卻能跳舞,可想而知,這需要投注多少熱情與心血。
來到適婚年齡的儀珊,有一般女孩子們對婚姻的憧憬與想像嗎? 謝謝儀珊接受專訪,讓大家能貼近身心障礙女性柔軟易傷的心靈世界,思考如何用真正「平視」的角度,對待每一個純真的靈魂。

重度聽障者林儀珊翩翩起舞。

聽不到音樂也要跳舞 手貼音箱強記節拍
    出生7個月,就被診斷出先天性聽神經障礙,雙耳的聽力損失高達100分貝,但是小時候在看過古典孔雀舞的表演之後,儀珊就被舞蹈深深吸引。在父母的支持下,國小二年級開始習舞,過程中,因為聽不到音樂完整節拍,練舞時常慢半拍。因為一直戴著助聽器,只能聽到低頻的聲音,口語學習很慢,高頻音無法聽到,而有些聲音是無法講出來的,只能靠著唇形模仿。儀珊就靠著視覺,熟記動作,努力把動作做到標準。為了感受聲音的震動,她把手貼在音箱上以牢記節拍,感受音樂的節奏律動及大小聲的變化,一支舞碼往往要超過數百次的練習。
她真的喜歡跳舞,不管是芭蕾、現代舞還是民族舞,都能融入,儀珊說,「在求學的過程中,當我遇到沮喪難過的事,我都能不去管,因為我有舞蹈。」舞蹈席捲了儀珊所有專注力,就這樣跳著,老師鼓勵她參加舞蹈比賽,儀珊也成績不俗,連續四年蟬聯嘉義市學生舞蹈比賽冠軍,代表嘉義市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獲得優等成績,並參加第八屆北富銀身心障礙者才藝比賽,榮獲表演類的百合獎。
    儀珊因為舞蹈嶄露頭角,有了「聽障精靈」的美稱,更獲得2009年總統教育獎,也應邀在聽障奧運開場表演,其經歷更曾被大愛電視台翻拍成迷你劇《舞出寂靜》。2020年參加俄羅斯參加才藝大賽,榮獲一等獎大獎,因疫情無法出國領獎,於2022年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先生代表頒獎。
    大學時,儀珊也想選讀舞蹈系,但她的母親擔心她除了舞蹈之外,沒有一技之長,為她的未來擔心,要求她選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容造型系,乖順的儀珊也答應了,因為她知道媽媽在自己身上投注了青春與精力,堅持讓她學口語,讓她可以讀懂別人說話的唇形,也可以開口說話,媽媽從小就陪在她的身邊照料、教育她,是儀珊最大的依靠。
    為了練舞,原本儀珊每周都要從嘉義北上台北市習舞一次,但在疫情之後,老師跟她改成視訊教學,等到有公演時才密集進行彩排,才讓儀珊免去了許多的南北奔波。
    大學畢業之後,儀珊一樣如常練舞及受邀至各地演出,今(2023)年9月還將在「劉麗麗舞蹈團」最新的慈善演出中擔任領舞者的角色,儀珊很是期待,也努力練習著;教育部國教署也邀請她在歷屆的總統教育獎得主的聯誼會中,擔綱舞蹈表演節目,除此,為體現生命教育價值,儀珊更經常受邀至校園分享自身生命故事,笑盈盈的一字一字講述,用眼睛學習、用身體苦練的人生,每一次的分享,真情感動和激勵鼓舞莘莘學子。此外,截肢協會、混障樂團及富邦的愛無限樂團等,也時常邀請她進行各式演出,像今年的母親節,儀珊也應嘉義市政府之邀在體育館演出。

林儀珊榮獲2009年總統教育獎,馬英九總統親自頒獎。

舞蹈成績亮麗只能算斜槓 她的本職是學校的工友
    雖然有很多舞蹈的邀約,練舞也讓日子變得很忙,但這些卻都不是儀珊的專職,最多只能算是斜槓的生活很精彩而已。大學畢業之後,儀珊的專職是在國小裡擔任行政人員,一做已經10年,工作美其名是行政人員,其實職務的正式名稱是工友,所以儀珊上班的時候,要外出送公文、跑銀行、搬東西、辦活動,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叫「綠美化校園」,也就是要在校園裡除草。
    操作大型除草機在校園裡來回,這對嬌弱的儀珊來說是件苦差事,夏天雜草長得快,三兩天就要除一次草,每次要發動除草機還要主任來幫忙,否則她是發不動的,但是駕馭除草機對儀珊來說也是件很吃重的工作,除草機所發出的噪音讓她的助聽器耳鳴難受,笨重的機器也會壓迫她的脊椎,讓她不舒服極了,「但這是份內的工作。」

對儀珊來說,操作除草機是很吃重的工作。

    儀珊表示,曾透過職務再設計申請「電動割草機」,但是委員訪視評估後,回覆電動割草機與聽力障礙無關,無法補助;建議人工電子耳調整設定不同降噪程度的聆聽程式,及遠端麥克風來收集大家的聲音,這樣她就能知道大家在說什麼了。可是儀珊說,她透過人工電子耳,能聽到聲音卻無法聽懂大家講話的語音,遠端麥克風對她而言並沒有幫助,只是讓她的聽覺環境更吵雜而已,她在工作上最大的困擾是,這些大量勞動力且高危險的工作,擔心長期下來,身體會無法承受,對脊椎也會有所損傷,影響跳舞生涯。
    儀珊表示,她非常非常的熱愛舞蹈,希望將自己的才藝奉獻在助人的大舞台上,無論是監獄,醫院,校園,老人安養院…..等等。藉由舞蹈表演回饋社會,傳送愛與關懷。但是目前的工作內容,讓她擔憂害怕,會因為受傷而無法再參與公益表演。

朋友談感情受阻向她哭訴 適婚年齡不敢談婚嫁

    儀珊今年32歲,來到適婚的年齡,問她有沒有交過男朋友,提到感情面向的問題,儀珊就不像談及跳舞那般的神采飛揚了。她說,曾經有個大她10歲的聽障人士表明喜歡她,可是她並不喜歡對方,因為感覺那個人像叔叔一樣,就直接拒絕了,因為她希望交往對象是要年紀相近一點的;去年也有個在手語社團中認識的正常人士,對她有好感吧,還邀請她去看他的合唱團演出,兩人雖然有進一步的餐敘,但是儀珊說,兩人沒有話題可聊,後來也沒聯絡了。
    對於感情,儀珊沒有那麼積極。主要是因為,她有個聽障好朋友,與正常人交往,小倆口感情很要好,但對方的家長不同意,直接表明擔心聽障會遺傳,兩人就分手了,她的朋友相當難過地來跟她哭訴,這樣的事讓她心中有陰影,怕自己也會遇到一樣的事。

「媽媽不能陪你一輩子」 母親知她惜她一路看顧她
    一直陪在儀珊身邊的媽媽沈寶英,已經62歲了,也是很尊重她,表示感情的事就是隨緣,其實挑選另一半,也要很謹慎,因為與聽障人士的溝通需要時間慢慢培養,也要觀察男人是否真心,媽媽常常告訴她不能陪她一輩子,儀珊樂觀的說:「已經跟幾個閨密說好了,老了以後就幾個單身女子要一起住。」
    媽媽沈寶英說,自從儀珊7個月大發現她有聽障開始,就一直非常用心的照料並教導她,堅持她要能用口語表達,而不是依賴手語溝通,2歲開始就帶著她到台北上課,幼稚園陪讀了3年,國小時也跟著到學校當志工,一路陪在她身邊,只有她到台南讀大學的4年分開而已,其他儀珊成長的歲月母女倆都在一起,大學時,因為有的老師說話太快、或國台語夾雜,會讓她聽不懂,幸好學校有貼心的安排輔導同學幫忙儀珊抄寫筆記,讓她能順利畢業。
    媽媽也跟儀珊說,「父母一定會老,不能陪她一輩子,自己一定要找個伴,過好下半輩子。」媽媽知道聽障人士談感情不容易,強調不會主動幫她找相親,如果有人要介紹和女兒交往,會告知介紹者,和儀珊有緣,談得來,能包容她最重要,男方家人要能夠接納儀珊。媽媽希望儀珊能有個好歸宿,雖然期待儀珊能儘早找到另一伴,但是男方要有「真心及耐心」才行。
    對於未來的另一半,儀珊也是抱著隨緣的態度,曾經想過生兒育女,但也害怕子女萬一也是聽障的話,該怎麼辦?她也許無法負荷,應該會請教媽媽吧!對於如何教育及跟聽障的孩子溝通,媽媽很有經驗。媽媽說,科技現在已經很成熟穩定,幼兒兩耳植入人工電子耳,一樣可以跟一般小孩學習口語,接受外界的訊息,有助於提升學習能力。儀珊原本帶著助聽器,24歲時因為聽到噪音,就造成耳鳴,暈眩,嘔吐,已無法再戴助聽器,才決定開電子耳。雖然開電子耳時機有點晚,但是電子耳能幫助聽到音樂的旋律,大大提升儀珊聆聽音樂的樂趣。
    媽媽說,小學時,老師從來不在儀珊的考卷上打分數,因為老師說,儀珊要面對的世界不一樣,不是分數所能呈現的,因此儀珊有個相對安全的童年;但國中之後,有同學會嘲笑她是瘦皮猴,讓她很受傷、會傷心質疑為什麼會得到如此惡意的對待,她都是靠著舞蹈忘了所有嘲諷。正因為如此,舞蹈成了她情緒的避風港,心情不好時、無法面對外界時,儀珊還有舞蹈。
    聽了她的故事,看著她的舞蹈,你可以讀出儀珊生命的軌跡–堅強的意志力、靜默的力量與氣質,無法言說的生命鬥志與韌性,在一個炙熱的靈魂裡燃燒。儀珊努力的活出她自己,在一個相對寂靜的世界裡。

TAGGED: Q嘉義新聞, 人物專訪, 地方新聞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Line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跟著繪本去旅行  作家劉旭恭原畫及未公開作品 首度於中市圖展出 跟著繪本去旅行 作家劉旭恭原畫及未公開作品 首度於中市圖展出
Next Article 2023年第二屆華人之光百工百業傑出企業家表揚頒獎圓滿落幕 2023年第二屆華人之光百工百業傑出企業家表揚頒獎圓滿落幕

搜尋

Ad image

最新文章

不信公理正義唤不回》花蓮縣政府澄清救災期間退出工作群組的決策理由
不信公理正義唤不回》花蓮縣政府澄清救災期間退出工作群組的決策理由
2025 年 10 月 15 日
花蓮縣府駁斥「傷口灑鹽」報導 澄清撤離名冊調查合法性與緊急應對措施
花蓮縣府駁斥「傷口灑鹽」報導 澄清撤離名冊調查合法性與緊急應對措施
2025 年 10 月 15 日
1014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說明進度
1014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進度說明會 花蓮縣政府說明進度
2025 年 10 月 15 日
嘉科實中語文競賽初試啼聲奪佳績 三人晉級全國賽展現語文實力
嘉科實中語文競賽初試啼聲奪佳績 三人晉級全國賽展現語文實力
2025 年 10 月 15 日
結合舞蹈與電影魔法 比利時經典Kiss & Cry10月重返台中
結合舞蹈與電影魔法 比利時經典Kiss & Cry10月重返台中
2025 年 10 月 14 日
台中東北扶輪社首獲全球獎助金!130萬元助南投偏鄉遠距醫療升級
台中東北扶輪社首獲全球獎助金!130萬元助南投偏鄉遠距醫療升級
2025 年 10 月 14 日
十年傳承再升級! 2025滾水超級盃高雄開打
十年傳承再升級! 2025滾水超級盃高雄開打
2025 年 10 月 14 日
2025彰化大佛盃全國羽球觀光錦標賽 國慶連假熱力開打
2025彰化大佛盃全國羽球觀光錦標賽 國慶連假熱力開打
2025 年 10 月 14 日

標籤

A台北新聞 B台中新聞 D台南新聞 E高雄新聞 H桃園新聞 K苗栗新聞 M南投新聞 N彰化新聞 O新竹新聞 P雲林新聞 Q嘉義新聞 T屏東新聞 U花蓮新聞 V台東新聞 W金門新聞 X澎湖新聞 人物專訪 健康醫學 兩岸話題 公益社福 原住民 原廣時報 原民 地方新聞 尤命•蘇樣 影視娛樂 政治議題 教育學術 文化藝術 新民多元 新聞 旅遊景點 未分類 民俗宗教 民生生活 民調 活動資訊 焦點頭條 產業財經 社會綜合 立委選舉 美食旅遊 美食特產 花蓮 軍警宣導
Ad image

相關文章

嘉科實中語文競賽初試啼聲奪佳績 三人晉級全國賽展現語文實力
地方

嘉科實中語文競賽初試啼聲奪佳績 三人晉級全國賽展現語文實力

2025 年 10 月 15 日
從地瓜香到人情味 嘉基太保日照老幼共融「焢窯趣」
地方

從地瓜香到人情味 嘉基太保日照老幼共融「焢窯趣」

2025 年 10 月 13 日
益生菌K6助抗焦慮、提運動力 嘉大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地方

益生菌K6助抗焦慮、提運動力 嘉大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2025 年 10 月 13 日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地方

蔡易餘邀紙風車劇團梅山開演 湧千名親子開心共賞

2025 年 10 月 12 日

首頁 | 關於我們 | 報社團隊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會 | 警政 | 活動
原廣時報是一家以原住民觀點出發的媒體,一直以來都在提供高品質、獨立客觀的新聞報導,深受讀者信賴和喜愛
報導領域涵蓋廣泛,專業的記者團隊遍布各地,經常在第一時間進行報導

© 本網站由 祖光工作室 維護營運

    订单信息(价格单位:金币)

    收货信息商店(虚拟商品除邮箱外可不填)

总金额:1.00金币
歡迎回來!

登入您的帳戶

Los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