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Reading: 驚艷福爾摩沙 一位法國軍官的19世紀臺灣紀行寫真帖 攝影文化中心線上開展
Share
Aa
原廣時報原廣時報
Aa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搜尋
  • 首頁
  • 原民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論
  • 政治
  • 活動
  • 綜合
  • 觀點
Follow US
原廣時報 > 社論 > 驚艷福爾摩沙 一位法國軍官的19世紀臺灣紀行寫真帖 攝影文化中心線上開展
社論

驚艷福爾摩沙 一位法國軍官的19世紀臺灣紀行寫真帖 攝影文化中心線上開展

2024 年 1 月 10 日 社論
Share
驚艷福爾摩沙 一位法國軍官的19世紀臺灣紀行寫真帖 攝影文化中心線上開展
SHARE

【記者廖宥婷/台北報導】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了一冊珍貴的珂羅版印刷寫真帖,為一位19世紀來臺參訪的法國軍官走踏臺灣及澎湖群島之所見所聞,這本題名為《臺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Souvenirs de Formose et des Îles Pescadores》之寫真帖內容,即日起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的「法國少校非典型的異鄉行–《臺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線上展中開放公眾瀏覽。

臺北淡水河渡船口的一景,照片中的船隻為當時淡水河上常見的產業船,船上的人看似正在裝卸貨物。左方的木造貨船為紅頭船,俗稱「紅頭仔」,為典型的河川船。

19世紀臺灣西部與澎湖群島的婆娑美麗,使得當時法國駐東京大使館的少校皮摩丹伯爵(Claude de Rarécourt de la Vallée, comte de Pimodan, 1859–1923)到訪後難以忘懷而寫下了回憶錄,並以珂羅版印刷術將其拍攝之早期臺灣、澎湖照片共54張製作成寫真帖回贈給接待他的友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特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王雅倫教授,依此寫真帖照片及皮摩丹伯爵回憶錄的研究,規劃成線上展,深入淺出地說明此一寫真帖影像內容的涵義。

建物為昔日媽宮(馬公)城南邊一城門,大多數文獻皆指出此為南門「迎曦門」(也稱迎薰門),門外設有官用碼頭。

未知的福爾摩沙之旅
這是一趟相互觀摩的考察、還是具有使命的軍事任務?在這本寫真帖中,呈現了日人精心安排的參訪點,出訪首站是福爾摩沙臺灣,之後還會到東南亞的法國和英國殖民地,藉此研究歐洲的「綏靖」方法,以了解日本這個新興殖民地用什麼維持秩序,如何平定當地人民的抗爭。線上展覽分為四個子題來介紹這趟由北到南、從本島到外島的旅行:「一趟特別獲邀的島嶼旅程」乃說明此行的重點關鍵人物及行程緣由;「福爾摩沙縱走-經典行程與綏靖之旅」介紹此行中於臺灣本島的相關觀察記錄;「十九世紀鏡頭下的漁人群島」為一行人渡海至澎湖群島的旅程影像;「異鄉旅程中的同鄉情」為行程中特別針對法國,乃至於歐陸各國在臺灣各地所留下的軌跡所拍攝的照片。

法國少校非典型的異鄉行–《臺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線上展主視覺

細緻的珂羅版照相印刷
此寫真帖另外值得一提的特色是由珂羅版印刷製成(collotype;phototypie),這是一種最早的照相平版印刷技術。珂羅版能夠忠實地反映影像的原形,層次也比較豐富,但是與照片相比,成像仍相較模糊。大多數珂羅版印製品是在1870年代至1920年代生產的,最適合用來複印名人書畫、碑帖、珍貴圖片、文物典籍等,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頗高。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臺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寫真帖即為相當罕見的珍本,此寫真帖的書名頁,以法文標示了出版者為日本當時攝影及印刷出版的名人小川一真,出版於東京,應是皮摩丹少校在此行後於日本委託小川一真進行印刷工作。

農民正指揮著耕牛進行整地,忙著在插秧前做好準備。農夫腳下踩著的器具為「割耙」,以原木製作而成,是一種用來整平農田的碎土工具,可將牛犁翻出的土塊割碎。

一趟非典型的異鄉行
這支隊伍從基隆登陸,由日軍的帶領下,行經臺北、新竹、臺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澎湖馬公等各地的影像,皆攝入於這外人的相機之內。旅程帶給皮摩丹伯爵滿滿的回憶,他原設定來此觀察1895年時日人在臺灣接收上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方式。然而其鏡頭最終望向令他動容的在地日常:挺著脊樑工作的農夫和水牛、傳統的建築、信仰的廟宇文化等;他並跟著日軍走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847-1895)前一年征戰的足跡,並特別去憑弔於中法戰爭中在澎湖染病身亡的法軍將領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 1827-1885)。

寫真帖中扉頁,皮摩丹伯爵書寫上致謝詞給當時於臺北接待他的公泰洋行Paul-Schabert(1867-1927)先生。

這趟行程紀錄日軍活動的畫面不多,倒是臺灣美麗的景色讓他憶起位於法國中部的家鄉,以至於回到日本後,皮摩丹少校積極印製這本寫真帖。其珍貴性和稀有性在於此帖提供了臺灣在十九世紀面對政權轉換以及被殖民後,既是民間的也是軍方的第一眼觀察。開春時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邀請觀眾一同隨著這一張張珍貴的珂羅版印品,來瀏覽臺灣百年前經歷的過往與文化的交疊轉變。

線上展覽網址:法國少校非典型的異鄉行–《臺灣與澎湖群島的回憶》珂羅版印刷寫真帖:https://bit.ly/3TSwX3U

Share this Article
Facebook Line Copy Link Print
Previous Article 吉安鄉婆婆媽媽萬歲助選團自主上街頭懇託拜票 呼籲支持3號侯友宜 、3號傅崐萁、長9安居有保障 吉安鄉婆婆媽媽萬歲助選團自主上街頭懇託拜票 呼籲支持3號侯友宜 、3號傅崐萁、長9安居有保障
Next Article 打造全齡、友善、安全的閱讀環境  北屯圖書館1/12起啟動耐震補強工程 打造全齡、友善、安全的閱讀環境 北屯圖書館1/12起啟動耐震補強工程

搜尋

Ad image

最新文章

不是靈異事件老婦倒垃圾消失半天 最後竟出現在這裡
不是靈異事件老婦倒垃圾消失半天 最後竟出現在這裡
2025 年 5 月 20 日
17th新人新視野極限登場 魔術╳民間信仰╳小丑,挑戰表演藝術的無限可能
17th新人新視野極限登場 魔術╳民間信仰╳小丑,挑戰表演藝術的無限可能
2025 年 5 月 20 日
小手揮筆畫夢想 200位學童繪出「童書之森・臺中」繽紛圍籬
小手揮筆畫夢想 200位學童繪出「童書之森・臺中」繽紛圍籬
2025 年 5 月 20 日
創造焦點小丑八怪快閃街頭驚喜不斷 台中夏日馬戲節6/14、15帝國糖廠奇幻登場
創造焦點小丑八怪快閃街頭驚喜不斷 台中夏日馬戲節6/14、15帝國糖廠奇幻登場
2025 年 5 月 20 日
推動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 許縣長:會做到全國最嚴謹
推動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 許縣長:會做到全國最嚴謹
2025 年 5 月 19 日
嘉義縣推動「嘉有好廚房」 三大亮點守護食安有鮮又安心
嘉義縣推動「嘉有好廚房」 三大亮點守護食安有鮮又安心
2025 年 5 月 19 日
非六都學子發光 嘉中何承祐奪2025亞洲物理奧林匹亞金牌
非六都學子發光 嘉中何承祐奪2025亞洲物理奧林匹亞金牌
2025 年 5 月 19 日
土庫與萬合學生跨校合作 共騎學習單車戶外課程!
土庫與萬合學生跨校合作 共騎學習單車戶外課程!
2025 年 5 月 19 日

標籤

A台北新聞 B台中新聞 D台南新聞 E高雄新聞 H桃園新聞 K苗栗新聞 M南投新聞 N彰化新聞 O新竹新聞 P雲林新聞 Q嘉義新聞 T屏東新聞 U花蓮新聞 V台東新聞 W金門新聞 X澎湖新聞 人物專訪 健康醫學 兩岸話題 公益社福 原住民 原廣時報 原民 地方新聞 尤命•蘇樣 影視娛樂 政治議題 教育學術 文化藝術 新民多元 新聞 旅遊景點 未分類 民俗宗教 民生生活 民調 活動資訊 焦點頭條 產業財經 社會綜合 立委選舉 美食旅遊 美食特產 花蓮 軍警宣導
Ad image

相關文章

家有長輩請注意 最新詐騙手法大公開
社論

家有長輩請注意 最新詐騙手法大公開

2025 年 5 月 13 日
警1秒揪出車手 全民防詐嚇阻詐騙集團進西屯犯案
社論

警1秒揪出車手 全民防詐嚇阻詐騙集團進西屯犯案

2025 年 5 月 9 日
玄奘大學林鈺婷用聲音與行動 開創屬於自己的傳播舞台
社論

玄奘大學林鈺婷用聲音與行動 開創屬於自己的傳播舞台

2025 年 4 月 26 日
對地球布施 李鴻源教授探討宗教永續行動與氣候危機
社論

對地球布施 李鴻源教授探討宗教永續行動與氣候危機

2025 年 4 月 26 日

首頁 | 關於我們 | 報社團隊 | 生活 | 地方 | 文化 | 社會 | 警政 | 活動
原廣時報是一家以原住民觀點出發的媒體,一直以來都在提供高品質、獨立客觀的新聞報導,深受讀者信賴和喜愛
報導領域涵蓋廣泛,專業的記者團隊遍布各地,經常在第一時間進行報導

© 本網站由 祖光工作室 維護營運

    订单信息(价格单位:金币)

    收货信息商店(虚拟商品除邮箱外可不填)

总金额:1.00金币
歡迎回來!

登入您的帳戶

Lost your password?